乙炔气瓶的充装规定之乙炔的充装(2025最新标准规定)-「亿威仕」

乙炔气瓶的充装规定之乙炔的充装(2025最新标准规定)

0     编辑:亿威仕 | 市场部     2025-09-23    

乙炔气瓶的充装规定之乙炔的充装:

1、充装前的确认

1.1 待充装的乙炔气瓶应是经过充装前检查和溶剂补加(无溶剂的除外),符合充装要求的。

1.2 充装管路、阀门、安全装置及各连接部位均处于完好、无泄漏状态。充装系统用的压力表,精度应不低于 1.6 级,直径应不小于 100mm。压力表应每 6 个月检定一次。

1.3 充装管路中乙炔质量应符合 GB 6819 及相关标准的产品质量要求。

1.4 确保乙炔气瓶充装的容积(乙炔气瓶的水容积)流速小于 0.015m³/(h·L),采用强制冷却快速充装的除外。

1.5 充装场所的安全设施应完好。

2、充装中的检查

2.1 检查瓶壁温度,不应超过 40℃,充装时可用自来水喷淋冷却,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冷却。仍超温时,应停止该瓶的充装,移至安全地点检查处理。

2.2 检查瓶阀有无堵塞现象,应保证充装顺畅。

2.3 充装开始时及充装过程中,至少每小时对瓶阀接口、易熔合金塞和瓶阀阀杆等密封部位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2.4 分次充装时,每次充装后的静置时间不小于 8h,并应关闭瓶阀。

2.5 因故中断充装的乙炔气瓶需要继续充装时,应保证充装主管道内乙炔气压力大于或等于乙炔气瓶内压力时,才可开启瓶阀和支管道切换阀。

2.6 乙炔气瓶的充装压力,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 2.5MPa。

3、充装后的检查

3.1 充装结束关闭瓶阀后,应通过乙炔回收系统将充装主管道和支管道内的乙炔回收。关闭瓶阀和管路阀时应缓慢,严而不紧,防止用力过度。

3.2 充装结束后,应用检漏液或其他合适的方法检查瓶阀、易熔塞的密封部位及它们与钢瓶的连接部位的气密性,以保证无泄漏。对于发现有泄漏、瓶体出现鼓包变形和温度异常升高的气瓶,应用妥善的方法将瓶内乙炔排空,并送有检验资质单位处理。

3.3 充装后的乙炔气瓶应用专用的复检用衡器逐瓶称量,测定瓶内乙炔充装量,称重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乙炔气瓶内乙炔充装量按公式(1)计算:

mA1=TA2-TA1+GS …………………………(1)

3.4 乙炔气瓶内乙炔充装量应小于或等于该瓶规定的最大乙炔量。乙炔气瓶的最大乙炔量按公式(2)~公式(4)计算:

使用丙酮作溶剂的乙炔气瓶的最大乙炔量:

mA=0.20δV …………………………(2)

使用DMF做溶剂的乙炔气瓶的最大乙炔量:

mA=0.215δV …………………………(3)

无溶剂乙炔气瓶的最大乙炔量:

mA=0.018δV …………………………(4)

3.5 乙炔充装量超过最大乙炔量时,应将乙炔气瓶内超装的乙炔回收到生产装置中,以达到符合 3.4 的要求,否则不应出厂。

3.6 在正常充装条件下,有溶剂的乙炔气瓶单位容积充装量,若低于 0.12kg/L 时,将瓶内乙炔回收后,把乙炔气瓶送至有检验资质单位处理。无溶剂乙炔气瓶单位容积充装量,应按照公式(4)计算。

3.7 乙炔气瓶充装后,应按 GB 6819 或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验收规则、试验方法、技术要求分析瓶内乙炔质量并验收。不合格的应妥善处理,不应出厂。

3.8 有溶剂的乙炔气瓶充装后,应静置 8h以上,按 10% 的乙炔气瓶抽样量对同一生产线连续稳定生产的乙炔气瓶批组进行抽取(每次不少于 2 瓶),测定其静置后压力。静置后压力不应超过表 1 的规定。发现有一只气瓶超过表 1 的规定值时,同批组乙炔气瓶应逐只测定。对于超过表 1 规定的乙炔气瓶,应及时妥善处理,否则不应出厂。

注 1:如果静置后压力太高,而乙炔充装量是正确的。这可能表明:

a)溶剂量不足;

b)溶剂被污染,例如被水取代;

c)乙炔中杂质气体浓度较高。

注 2:如果静置后压力太低,则可能表明:

a)溶剂量过多;

b)乙炔气被污染,例如被水取代。

表 1 有溶剂乙炔气瓶的静置后压力

表 1 有溶剂乙炔气瓶的静置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