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组件的鉴定试验之环境压力试验-「亿威仕」

飞线组件的鉴定试验之环境压力试验

0     编辑:亿威仕 | 市场部     2025-07-24    

飞线组件jumper assembly,是指包含电线和/或光纤并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接头的压力补偿软管。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飞线组件鉴定试验中环境压力试验的内容。

环境压力试验内容包括:振荡飞线试验、飞线拉力试验、跌落试验、飞线操作模拟试验、模拟飞线组件下放试验及飞线故障试验 6 项内容,对应的试验方法见如下规定。

1、振荡飞线试验

1.1 试验目的

该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电线/光纤附件、电线/光纤组件和软管是否足够耐用。

1.2 试验方法

试验应使用安装在隔板上的接头,牢固地安装在盐水试验箱中,飞线组件的一端与之对接。飞线应以锥形旋转方式移动,锥形旋转角度为 30°,距离应符合数据表中的最小设计弯曲半径。旋转应通过安装在旋转机械臂上的环支撑飞线来实现。机械臂应在其轴上绕接头的轴旋转。

频率约为 4r/min,持续 30d(相当于 170 000 个循环)。绝缘电阻、壳连续性、光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每天监测一次。

1.3 验收标准

观察不到任何损坏,电气和光学测试结果满足飞线设计规范,包括以太网通信(如适用)。

2、飞线拉力试验

2.1 试验目的

该试验的目的是确保接头和相关飞线组件具有足够的应力消除能力和机械强度,以承受其在最坏情况下可能受到的力,例如组装过程中出现的飞线被卡住。试验应验证拉力强度应大于规定的最大工作拉力额定值。

2.2 试验方法

该试验应作为一个简单的拉力试验进行,在终端标称 0° 处施加 2500N 的力。施加最大力时,应记录电缆/软管的总延伸率。

测试前后应验证绝缘电阻、接触电阻、光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

2.3 验收标准

观察不到任何损坏,电气和光学测试结果满足飞线设计规范,包括以太网通信(如适用)。在经过足够长的松弛时间后,飞线应恢复到原始长度(预拉伸试验)。

3、跌落试验

3.1 试验目的

该试验的目的是验证飞线组件是否足够坚固,能够承受粗暴搬运和意外跌落时可能产生的冲击。

3.2 试验方法

如有需要,可安装保护盖。将飞线组件的一端抬高至混凝土地板上方 2m 的高度。地板上可以铺上 5mm 厚的橡胶垫。将飞线组件掉落在地板上,然后对接并测试:

a)接触电阻;

b)壳连续性;

c)绝缘电阻;

d)光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

对于飞线另一端的第二个接头,应重复该试验。

3.3 验收标准

任何一个接头上都不应出现任何损坏,并且两个接头都与试验隔板安装的接头对接。如果使用保护罩,则允许损坏,并且电气和光学测试结果满足接头设计规范。

4、飞线操作模拟试验

4.1 试验目的

该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组装的接头和相关的飞线组件的设计是否足以承受车间搬运和水下安装期间的正常搬运负荷。

4.2 试验方法

飞线组件应以“8 字形”盘绕,以达到最小弯曲半径。然后将飞线卷开并放直。然后执行 10 次该程序。

测试完成后,应目视检查飞线是否损坏,并测试:

a)电连续性;

b)绝缘电阻;

c)光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

d)以太网通信(如适用)。

4.3 验收标准

不应在接头的任何一端上观察到任何损坏,并且电气和光学测试的结果满足接头设计规范。

5、模拟飞线组件下放试验

5.1 试验目的

模拟飞线组件的下放,并确保飞线由于压力变化而引起本体膨胀或者收缩时,内部的电缆和光纤能够自由移动而不会产生损坏。

在进行高压试验之前,飞线组件应完成所有产品泄漏试验。

5.2 试验方法

在该试验过程中,应在表 1 中规定的压力循环顺序内的每个保持点记录以下参数:

a)回路电阻;

b)绝缘电阻;

c)光插人损耗;

d)光回波损耗;

e)飞线组件预充压力;

f)以太网通信(如适用)。

试验程序见表 1。

表 1 模拟下放测试

模拟下放实现程序
步骤压力
1

环境压力——干燥

2

环境压力——潮湿,浸泡 15min 并测试

3

以最小 3.5×106Pa/min 的变化率将环境压力增加至测试压力

4

测试压力——保持 20min 并测试

5

以最小 7×106Pa/min 的变化率将测试压力降至环境压力

6

环境压力——浸泡 15min 并测试

7

再重复 4 次步骤 3~6

5.3 验收标准

飞线的电气和光学性能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应保持在规范范围内。在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正的预充压力,压力曲线应能反映飞线已充满液体。

6、飞线故障试验

6.1 试验对象

被测单元为一根完整的 20m 飞线,测试其中的 4m,受力点处没有接线盒。例如,如果对 20m 长的光纤飞线进行测试,则接线盒应在 10m 处,且不是在碰撞点处。

6.2 试验方法

应进行瞬时能量为 500J(N.m)的拉力试验。该力应与该被测物方向一致。

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将一个与被测物相连的重物体掉落到给定的距离上。该距离通过高速视频进行验证,并用于计算实际应用的能量。另一端软管使用钢丝网夹或类似方法固定。

试验样品为 4m,无接线盒。

6.3 验收标准

应进行瞬时能量为 500J 的拉力试验。

a)测试前后的光电性能应符合规定;

b)以太网通信(如适用)应在测试前后符合规范;

C)不得观察到软管泄漏或破裂;

d)软管平均直径宜在原始直径的 2% 以内(加上高低读数除以 2);

e)软管宜在 24h 内恢复到原来的长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