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的试验方法-「亿威仕」

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的试验方法

0     编辑:亿威仕 | 市场部     2024-04-07    

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以下简称“快换接头”)的试验方法:

1、概述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符合本文件规定的快换接头公端,也适用于母端及快换接头。

本试验程序适用于快换接头的型式试验。

图 2~图 7 中所表示的试验装置,仅是用于说明的图示。

2、试验装置和仪器的准确度

试验装置和仪器的准确度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试验装置和仪器的准确度

参数单位准确度
温度±5℃
泄漏量mm³±2%
径向/轴向载荷N±2%
压力MPa±2%
流量L/s±2%

3、符合性检验

3.1 检查被试件是否符合制造商的图样、产品样本以及各系列快换接头的公端尺寸。

3.2 在被试件上作出不影响其正常运行的永久性标识,使其与试验程序和报告相对应。

3.3 在环境温度 20℃ 测量被试件标准尺寸对应的实际尺寸,并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4、耐压试验

4.1 连接快换接头的公端与母端。

4.2 连接母端与液压压力源。

4.3 堵住公端的另一端。

4.4 将压力升至制造商推荐的 4 倍最高工作压力。保压 1min,无破裂或永久变形。

5、腐蚀试验

5.1 应按 GB/T 10125 对快换接头的公端进行试验。

5.2 试验持续 24h。清除公端表面腐蚀产物后,未观察到腐蚀现象,则试验结果为合格。

6、结构刚性试验

6.1 按图 1 所示的试验装置,使处于连接状态的快换接头承受规定的径向载荷,载荷施加于接头的锁紧套筒或主体部分。1min 以后,不应有变形或失效现象。

注:此项试验是模拟某种意外径向载荷,例如当卡车压过接头时的载荷。

6.2 按图 2 所示的试验装置使处于连接状态的快换接头承受规定的轴向载荷,载荷直接施加于公端上。公端和母端应不脱离、变形或失效。试验完成后,接头应进行 7.4 中规定的泄漏试验,不应有泄漏现象。

图 1 施加径向力的试验装置示意图

a -压力源;b -被试快换接头组件;c -钢制夹具。

图 1 施加径向力的试验装置

图 2 施加轴向力的试验装置示意图

a -压力源;b -被试快换接头组件;c -紧 固快换接头母端的夹具;d -测力计。

图 2 施加轴向力的试验装置

7、运行试验

7.1 通则

对润滑后的快换接头组件进行试验,润滑剂与接头的密封材料相容。

7.2 断开力

7.2.1 将快换接头组件装入图 3 所示的试验装置中。

7.2.2 对被试快换接头组件施加制造商推荐的最高工作压力。

7.2.3 对锁紧机构施加力或扭矩,直至快换接头组件断开。

7.2.4 测量并记录快换接头组件断开时的最大力或扭矩。

7.2.5 在 10min 内重复此项试验 5 次。然后保持快换接头连接状态 1h,再断开,校核并记录此次断开力或扭矩以及此前 5 次断开时的平均力或平均扭矩。

7.2.6 记录快换接头气流堵塞、损坏、失效等现象。

图 3 断开力试验装置示意图

a -压力源;b -将测力计和快换接头公端连接起来的夹具;c -底座;d -测力计;e -护板。

图 3 断开力试验装置

7.3 连接力

7.3.1 将快换接头组件装入图 4 所示的试验装置中。

7.3.2 对被试快换接头组件施加制造商推荐的最高工作压力。

7.3.3 对公端施加力或扭矩直至公、母端完全连接。必要时可人工操作锁紧机构。

7.3.4 测量并记录快换接头组件连接时的最大力或扭矩。

7.3.5 在 10min 内重复此项试验 5 次。

7.3.6 记录 5 次试验的最大连接力或扭矩,并计算其平均值。

7.3.7 记录快换接头气流堵塞、损坏、失效等现象。

图 4 连接力试验装置示意图

a -压力源;b -滑杆,公、母端连接时驱动测力计;c -快换接头公端;d -快换接头母端;e 测力计。

图 4 连接力试验装置

7.4 泄漏量

7.4.1 断开状态

7.4.1.1 按图 5 所示,将带有单向阀的母端放入试验容器中。

7.4.1.2 将一倒置的带刻度的容器放置在母端上方,容器口低于液面。

7.4.1.3 保持最高工作压力 5min。

7.4.1.4 按表 1 中规定的准确度测量和记录泄漏量,即通过容器收集的逸出气体。

7.4.1.5 按容器刻度所示液面差计算空气体积。

图 5 泄漏量试验装置示意图

a -压力源;b -充满异丙醇或其他适当液体的容器;

c -倒置的带刻度的容器(试验前充满液体);d -被试快换接头母端。

图 5 泄漏量试验装置

7.4.2 连接状态

7.4.2.1 将快换接头组件装入图 5 所示的试验容器中。

7.4.2.2 按图 6 所示,在一侧施加 40N 载荷。

7.4.2.3 保持最高工作压力 5min。

7.4.2.4 按 7.4.1.5 测量并记录泄漏量。

t10.jpg

a -压力源;b -连接公端的圆柱;c -垂直施加于快换接头组件中心线的载荷,40N;

d -夹固母端的夹具;e -快换接头公称通径的 12 倍;f -被试快换接头组件;g -母端锁紧装置的中心线。

图 6 施加侧面载荷的装置

7.5 极限温度试验

7.5.1 最高工作温度(断开状态)

7.5.1.1 使用图 7 所示的试验装置。

7.5.1.2 对母端施加制造商推荐的最高工作温度和压力,保持 6h。

7.5.1.3 使温度自然降到环境温度(不施加压力)。

7.5.1.4 按 7.4.1 确定泄漏量。

7.5.1.5 连接并再断开快换接头,再次校核泄漏量。

7.5.1.6 记录快换接头的变形、失效等现象。

图 7 极限温度试验装置示意图

a -压力源;b -环境试验箱;c -被试快换接头的公端、母端。

图 7 极限温度试验装置

7.5.2 最高工作温度(连接状态)

7.5.2.1 使用图 7 所示的试验装置。

7.5.2.2 对快换接头组件施加制造商推荐的最高工作温度和压力,保持 6h。

7.5.2.3 使温度自然降到环境温度(不施加压力)。

7.5.2.4 按 7.4.2 确定泄漏量。

7.5.2.5 断开并再连接快换接头,再次校核泄漏量。

7.5.2.6 记录快换接头的变形、失效等现象。

7.5.3 最低工作温度(断开状态)

7.5.3.1 使用图 7 所示的试验装置。

7.5.3.2 对母端施加制造商推荐的最低工作温度和最高工作压力,保持 4h。

7.5.3.3 使温度自然升到环境温度(不施加压力)。

7.5.3.4 按 7.4.1 确定泄漏量。

7.5.3.5 连接并再断开快换接头,再次校核泄漏量。

7.5.3.6 记录快换接头的变形、失效等现象。

7.5.4 最低工作温度(连接状态)

7.5.4.1 使用图 7 所示的试验装置。

7.5.4.2 对快换接头组件施加制造商推荐的最低工作温度和最高工作压力,保持 4h。

7.5.4.3 使温度自然升到环境温度(不施加压力)。

7.5.4.4 按 7.4.2 确定泄漏量。

7.5.4.5 断开并再连接快换接头,再次校核泄漏量。

7.5.4.6 记录快换接头的变形、失效等现象。

8、流量特性试验

在公端和母端连接状态下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 GB/T 14513.1。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您对用于上述试验的快换头性能试验装置(如快换接头插拔寿命试验装置快换接头流阻试验装置快换接头泄漏性能试验装置等)感兴趣,欢迎与我们联系!